维生素B12参与造血、神经保护和能量代谢,缺乏可能导致贫血、神经损伤和疲劳。
1、造血功能:
维生素B12是红细胞生成的必需物质,与叶酸协同促进DNA合成。缺乏时引发巨幼细胞性贫血,表现为面色苍白、乏力。临床常用氰钴胺注射液、甲钴胺片、腺苷钴胺等药物补充,同时建议摄入动物肝脏、贝类、蛋黄等富含B12的食物。
2、神经保护:
维生素B12维持髓鞘结构完整性,缺乏会导致周围神经病变和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。典型症状包括手脚麻木、平衡障碍。治疗需长期口服甲钴胺500μg/日或肌肉注射羟钴胺,配合三文鱼、牛肉等膳食补充。
3、能量代谢:
作为甲基转移反应的辅酶,维生素B12参与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代谢。缺乏者易出现疲劳、体重下降。建议每日摄入2.4μg,乳制品、强化谷物可作为素食者的补充来源,严重缺乏时需注射维生素B12制剂。
4、认知功能:
维生素B12通过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保护脑神经,老年缺乏可能增加痴呆风险。临床研究显示补充甲基钴胺可改善记忆力,推荐与富含Omega-3的鱼类搭配食用,必要时联合使用胆碱酯酶抑制剂。
5、心血管健康:
维生素B12与叶酸协同调控同型半胱氨酸代谢,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心血管独立危险因素。治疗方案包括口服B12复合补充剂含叶酸、增加禽肉摄入,同时需控制血压血糖等基础指标。
维生素B12的日常补充需结合个体需求,普通成人可通过均衡饮食满足,素食者和老年人建议定期检测血清B12水平。运动后补充乳清蛋白+维生素B12有助于肌肉恢复,烹饪时避免高温油炸减少营养流失。长期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或二甲双胍者应在医生指导下预防性补充。
原创文章,作者:松松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liekang.com/56013.html